图:位于上水曾梅千禧学校的跨境派位中心,昨晨八时许已有近百名跨境学童家长抵达,等候派位结果\新时社报记者刘家莉摄
新时社网6月5日讯(记者刘家莉)九月升读小学的统一派位昨日放榜,教育局连续第三年推行“跨境生专用校网”,以纾缓北区学额紧张问题。一直深受跨境家长欢迎的北区学额,今年仅得239个,估计平均10人争1个北区小一学额。派位结果有人欢喜有人愁,少数获派首志愿的北区小学的家长喜极而泣,但大批跨境家长同样忍不住泪水,哭诉被派往青衣、屯门等偏远小学,顿时旁徨焦虑,担心“太远怎上学”。
2016年度有29243名学童参加小一统一派位,当中68.9%、即20162人获派首三志愿学校,较去年上升0.7个百分点。因应深港跨境学童人数上升,教育局再推出“跨境专网”,专网由14个校网组成,共提供2790个学额,葵青区的六间小学首次纳入专网,该区拨出的学额较去年增加逾倍,而今年有2877名跨境学童透过专网参加统一派位,但北区仅得239个小一学额,较去年减少14个,竞争相当激烈,而有更多跨境学童被派往较远的地区学校。
位于上水曾梅千禧学校的跨境派位中心,昨晨九时半才开始运作,但早于八时许,已有近百名跨境学童家长陆续抵达,等候派位结果。
获派北区开心过中彩
居于深圳罗湖的周小姐,得悉儿子如愿以偿获派北区首志愿小学后,高兴到喜极而泣,“没想过会获派首志愿,真的好开心好激动!”她说,放榜前紧张得整晚未能入睡,更准备了十多几份“叩门”表格,幸好现时不用去“叩门”。她又笑说“我个仔叫马正,学校名又有个‘正’字,可能是上天注定。”另一名家长颜女士,其孙女亦获派首志愿的上水区小学,直呼“开心过中六合彩”,开心得亲吻孙女。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由于北区学额不足240个,大批心仪北区校家长落空而回。其中,跨境家长刘小姐得悉儿子被派往屯门区小学时,更泣不成声,哭诉:“被派到屯门,太远了,心里很难受,已经不记得有没有选这间学校”。
居于深圳布吉的陈太亦一脸愁容,其女儿跨区就读位于上水的幼稚园,但获派的是在30个志愿也没有选择的青衣区小学,直言:“很不满意,超级失望。”她担心,若女儿要赴青衣读书,由深圳来港返学的车程便需要两至三小时,即使坐清晨六时半的头班车,也无法准时上学,故此打算到上水、粉岭的学校“叩门”。
由于统一派位主要是按家长住址的所属校网,分配学童到不同学校,为免透过“专网”派到偏远地区小学,不少内地家长早有部署,包括租住及购买上水单位、安排子女寄居于亲友家等,从而争取北区学额。
12万白租楼只为学额
设于凤溪创新小学的上水(80校网)派位中心,有内地家长唐小姐承认,去年起与朋友以一年12万元合资租用上水一个单位,从而取得上水地址报读学校,孩子最终获派第二志愿的北区小学,她对结果感到满意,认为即使花12万元“只租不住”获取地址,也是“很值得”。
在上水居住多年的潘女士,对女儿获派首志愿表现兴奋。她笑说,“很开心,因为家住上水彩园邨,小朋友亦获派邨内小学,学校就在家对面,上学十分方便。”她又认为,教育局为跨境学童而设的专网,达到分流作用。
“自行分配学位”占学额五成
小一派位有“自行分配学位”及“统一派位”两个阶段。全港公营小学将约50%小一学额,用作“自行分配学位”,每名学生只可以申请一间小学,当中学校必须先录取在校就读学生的弟妹或在校员工子女,俗称为“世袭生”。其余会根据“计分办法准则”所计得的分数,决定派位的优先次序,例如与该校的办学团体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可获加五分。
学童若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未获派学位,则需参加俗称“大抽奖”的“统一派位”。为免衍生过度催谷的现象,统一派位不会直接考核幼童,而是透过电脑程序,首先处理甲部的学校选择,然后处理乙部的学校选择。
派位过程基本上是以家长的选择为依归,若个别学校的申请人数多于其小一学额,电脑会按申请儿童的“随机编号”,决定分配学位的优先次序。简单来说,在“统一派位”机制下,不论其子女就读那间幼稚园、成绩或拥有10项全能,也未必可入读心仪学校。
虽说是以运气行先,但家长填表策略也是决定性因素。填表前,家长应先了解心仪小学的派位学额,以及往年的热门程度,安排好首三个志愿的安排。
此外,“统一派位”主要是按学童住址,分区按校网以选校,因此过去不少家长为入读心仪学校,不惜使用“假地址”。教育局截至五月底,证实七宗虚报住址个案。倘被发现提供虚假住址以获取学位,其子女的小一入学申请将会作废,获派学位亦会被取消。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