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际 >> 驻英大使劝菲勿在南海玩火

施君玉:从加国记者的一则“提问”说起……

  当地时间2016年6月1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与加拿大外长迪翁举行首次中加外长年度会晤。

  文|施君玉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日前与加拿大外长迪翁在渥太华举行了首次中加外长年度会晤。在会后的记者会上,发生了一桩不大不小的风波。一位加拿大媒体记者利用提问的机会借人权问题发难。此举令一贯讲究风度、温文尔雅的王毅大感不快,直指该提问不负责任,充满了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称中方欢迎善意的批评,但拒绝毫无根据和没有理由的指摘。

  这名记者来自加拿大一家新闻网站。在其长篇大论的提问中,提到了失踪的香港书店老板,谈到了因在华从事间谍活动、涉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而被起诉的加国公民凯文高,还提及中国对南海的所谓领土野心,得出的结论是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担忧,提出的问题颇具挑衅性:为何加拿大要与中国建立更紧密关系?加拿大将如何推动中国人权发展?闻听如此言论,任何一个中国人恐怕都会拍案而起,王毅外长面带怒色的回应已算是十分克制了。

  实际上,这是西方媒体惯用的一个圈套,了无新意。加国记者的提问,玩的是老花招。凡参加过西方记者会的都知道,一些记者在提问时往往是滔滔不绝地陈述某些事实,并夹叙夹议地把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糅入其中,其目的并不是要当众炫耀其渊博的学识,以博取眼球,而在于将观点强加于人,给对方制造尴尬。提问的目的不在于问题,也不是要喜怒寻求答案,而是提问本身。在提出问题的那一刻,其文章就已成稿。若对方不作回应或者简单作答,提问者就可以说回避敏感问题,若对方认真反驳,则文章基调就会变成狡辩、洗白。无论如何作答,记者都会按既定基调组织稿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全凭其手中一支笔。

  既然加国记者的提问并不是为了答案,王毅外长的回应也不是回答,而是回击。王毅三问该记者:你到过中国吗?你知道中国已帮助超过六亿人脱贫吗?你知道中国已把保护和推动人权写进了宪法吗?王毅表示,对于中国人权状况,没有人比中国人民更了解,中国人民才是最有发言权和发言立场的。这既是对该名记者提问的回应,更是对所有至今仍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西方人的反击。

  实际上,正是那些整天把人权挂在嘴边上人,最没资格谈人权。中国从未发动过侵略别国的战争,从未在他国策动过颜色革命,从未虐待过别国的囚犯,也从未寄希望于外国的恩典养活自己的十三亿人口倒是那些以世界人权卫士自居的人,认真看看自己究竟为人权作了些什么。

  要指摘别人,还是先擦乾净自己身上的屎,否则,傲慢只是自我欣赏,会被人看不起。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