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评论 >> 香港视点 >> 港青闯沪“网罗”个性咨询师 200人智囊团提供服务

港青闯沪“网罗”个性咨询师 200人智囊团提供服务

\

图:“港你知”除了教授粤语外,更致力打造港文化社区平台/受访者供图

  新时社网5月22日讯(实习记者倪梦璟)无论是刚刚在沪创业的香港“小鲜肉”,还是拥有丰富生活阅歷的港籍精英,“用心”加上“努力”,北上的他们都闯出了自己的天地。“你能想像到我在来内地之前完全不懂普通话吗?”今年25岁的禤竣谦(Jacky)于2015年在沪创立了SYNET咨询公司,经过一年的发展,平台上已有超过200名咨询师,註册用户超过1万人次。

  禤竣谦的SYNET咨询公司,意在建立一个个性化的咨询平台,解决包括学生、创业者、白领等在内的升学、求职以及工作等问题。目前平台上已有超过200名咨询师,註册用户超过1万人次。

  当这位年轻的创业者用流利的普通话向记者介绍公司情况时,记者根本不相信就在两年前,他的普通话基础还为零。

  个性化服务需求大增

  禤竣谦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在没有决定来内地之前,他已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的旅游公司,主要带游客体验最本土化的住宿、美食等,“当我要来内地创业时,我的朋友对我说‘Jacky你疯了吗’?”禤竣谦笑了笑说道,“但我想要做点什么”,几经思考,即使完全不会普通话,禤竣谦还是来到了内地,并在多地考察后选择在沪创业。

  根据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发布的2015年上海市民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业领域方面,上海创业者更青睐于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禤竣谦表示,目前人们对于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需要的帮助也不一样,如果建立一个私人的咨询平台,集思广益,“相信可以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帮助”,看到了机会后,由港青创立的C2C私人咨询平台SYNET应运而生。

  禤竣谦介绍,SYNET为SYNERGY(协同)与NETWORK(网络)组成的词语,自己希望通过系统化平台,让人们一一对接,接收个性化服务,“最终编製成网,并达到协同效应”。而组建公司的过程,自然不是那么容易,资金、合作伙伴等多重因素都是创业者需要考虑的,为了节省费用,团队还自学网站设计,“所以我们的网站建立没花一分钱”。

  厚积薄发终获口碑效应

  禤竣谦表示,在创业初期,公司已获得了由香港理工大学与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EFG)提供的创业基金。而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禤竣谦坦言,曾经遇到过挫折,不过,“一些曾经的客户后来变成了我们的合作伙伴,这是我非常自豪的事”。禤竣谦告诉记者,作为创业者,创业公司的发展在他看来应该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在逐步积累到一定数量时,相信公司的品质会让消费者认同,而目前,公司平台有80%的咨询师都是通过原客户介绍,“口口相传”的力量为自己带来自信,成功的帮助亦让消费者们开心。在未来,禤竣谦希望能结识更多有志之士,将咨询平台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来内地不为赚钱,只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定位”,“我希望在上海定居,亦希望更多港青实地来内地探访,感受内地的发展与变化”,禤竣谦说,当拥有香港视野的种子在内地生根发芽,或许最终结出的,是意想不到的美味果实。

  居沪10年 生活便利超想像

图:在沪居住十年、从事房地产事业的港人黎俊阳 新时社报实习记者倪梦璟摄

  【实习记者倪梦璟】2016年,正是港人黎俊阳来沪工作生活的第十年,与众多上班族相似,下班后,黎俊阳会用手机APP叫车,平时喜欢逛逛电商平台并购物,节假日则与孩子一起参与各种亲子活动,“我希望能在内地定居”,黎俊阳直言,同时,他建议更多港青来内地学习、工作或者生活,亲身体验真实的内地环境。

  从小,受到家里长辈的薰陶,黎俊阳对于中国的文化歷史、政治经济发展等就兴趣盎然,所以,黎俊阳一早将选择“中国商业”作为自己的本科专业,为将来去内地发展打基础。2006年,黎俊阳与妻子一起到内地发展,上海从此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十年间,黎俊阳从最初的“有点不习惯”到如今的“处处便利化”,留沪想法更加坚定。

  在内地工作的十年中,黎俊阳直言自己的思想得到了转变,“上海的发展速度真的很快,很多香港能做到的事情上海也可以”,黎俊阳表示,在工作过程中,“活到老学到老”可谓最深感悟,尤其是文化方面,他向记者做出了一个V形手势,“这在内地也可以表示傻的意思,不过在香港可能大家都不懂”,黎俊阳笑道,理解了本地文化,黎俊阳相信才能更好地融入。

  内地智能化服务更方便

  黎俊阳经常带孩子参加当地的亲子活动,他向记者展示了诸多与孩子互动的照片,“我的孩子虽然就读国际学校,但是他的母语是普通话”,谈到今年7岁的孩子,黎俊阳显然非常骄傲。

  “我经常带他在香港与内地间游玩,让他学到更多知识,体验不同的生活”,说到这里,黎俊阳坦言“实践出真知”,他亦希望更多港青能够来内地体验生活、学习,认识内地的大环境。

  他解释道,其实内地很多领域的发展已经“超乎想像”,非常便民,如打车APP,“我在香港也遇到过拒载现象,高峰期时想找空的士很麻烦”,不过在上海,众多打车APP为黎俊阳带来更多选择,手机叫车、微信付款,智能化的服务将问题简单化。不过,黎俊阳表示,香港仍有很多优势,而内地则需要迎头赶上,“如质素教育,内地或许暂未能全面普及”。

  另外,黎俊阳称,一些港青只通过媒体、社交网络去“了解”中国,或许就会产生偏差甚至误解。“理解不应片面化”,黎俊阳直言,“香港是国际化都市,人们能够友好地与外国友人交流,那么回到自己的祖国来感受体验,又有什么难处呢?”

  5000元起家 沪上教粤语

图:靠粤语培训成功打入内地市场的港青刘奋洋/新时社报记者夏微摄

  【记者夏微】2013年,香港青年刘奋洋以5000港元起家,在沪创业,如今,3年过去,内地粤语教学圈里,他所创办的“港你知”已是认可度极高的品牌,并与上海交大、同济和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达成了合作项目。他表示,希望能通过教授纯正港式粤语来传播香港文化。

  2014年记者首次採访刘奋洋时,“港你知”虽然才创办一年,但因内地粤语教学机构匮乏,其师资又较为专业,所以当时已有400多名学生,以在沪港企员工为主,另有一些热爱香港文化的人士在朋友的推荐下前来学习,但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内地市场。

  进入2015年后,随着学员们良好的反馈,“港你知”的知名度及认可度不断提高,陆续有内地高校找到刘奋洋做粤语教学的“外援”。并且,越来越多的有粤语需求的企业亦找到“港你知”做员工培训。

  在刘奋洋看来,对创业者来说,创业要成功首先要能够生存下来,因而不会轻易放弃任何机会。刘奋洋曾对记者坦言,创立“港你知”的初衷是在教授纯正港式粤语的同时,让香港的文化和饮食等被更多人所熟知。如今,在粤语教学方面站稳脚跟的刘奋洋并未忘记这份初心,两年来,陆续开展了港式煲汤线下活动,支持了粤语歌曲大赛等。

  刘奋洋透露,随着以粤语教学为主,港文化活动的丰富,“港你知”计划未来发展为一个“香港嘢”的社区平台,囊括从粤语学习、烹饪、旅游、港货电商等各个方面。

  刘奋洋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未来能在香港上市,“因为本身是教授粤语的、传播香港文化的,所以在港上市对公司文化更好”。

  特稿:依託网络拓市场

图:“港你知”为在沪港企员工授课 受访者供图

  【记者 夏微】随着“港你知”粤语培训在上海的成功,刘奋洋开始考虑拓展其他城市市场。他坦言,曾在2015年尝试在深圳设点,虽然效果不错,但很难规模化发展,“很难找到一个你很信任的人去负责,自己又跑不过来。”不过,刘奋洋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开通在线教学解决布局全国的问题。

  “通过在线教学先累积客户群,等到时机成熟再有针对性的布点线下,这样效率更高。毕竟每个城市不一定都能找到很好的粤语老师,线上教学我可以对老师这个环节有很好的把控。”刘奋洋介绍。

  在这样的构思下,2015年11月,“港你知”线上真人一对一教学正式开通,“我们用QQ进行视频教学,对用户来说比下载新的软件性价比高。北京、天津、成都因为港企多,所以粤语的使用频率高,学生比较多。”

  不仅如此,线上教学因为时间灵活,且一对一的教学更利于口语提升,开通至今相当受欢迎,甚至有学生不惜花费两倍的价格,从线下班转至线上班。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