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台湾 >> 宝岛万象 >> 台湾人过节期间看什么? 不看“春晚”却爱 《琅琊榜》

鸿海7000亿收购夏普 知日派学者解析台湾史上最大对外投资案幕后


◆鸿海收购夏普成为各大日媒头条

  新时社网2月2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刘强)日本夏普在25日的董事会上决定,接受台湾鸿海集团7000亿日元(约408亿人民币)的援助,这也意味着鸿海已基本完成对夏普的收购。这不仅是日本大型机电企业第一次接受外资收购,也是台湾史上最大的对外投资案。4年来千回百转的鸿夏恋为何终成正果?导报记者采访了岛内知日派学者、台湾综合研究院的戴肇洋研究员。

不放弃4年苦恋终成正果

  鸿海针对夏普的收购案,始于2012年3月的股权合作案。擅长批量生产和拓展销路的鸿海,与品牌和技术实力较强的夏普合作,被外界视为天作之合,加上双方联手对抗三星的合作初衷,这一收购案从一开始就获得岛内社会的积极期待,被称为鸿夏恋。

  但夏普当年与鸿海达成近10%的出资协议后,因为夏普经营恶化、股价下跌,鸿海并未履行协议。双方关系一度因此恶化,甚至相互放话指责,鸿夏恋近乎破局。不过,戴肇洋指出,实际上鸿海、夏普一直未放弃合作机会,只是夏普希望鸿海纯投资,鸿海则希望参与经营,双方这4年各有坚持,也一直在互探底线。

  随着液晶面板的跌价,夏普从去年1月开始再度陷入巨额亏损,半年后经营重建计划也宣告失败。去年6月,夏普社长高桥兴三公开表示,夏普不会拒绝来自鸿海的支持与合作,鸿夏恋自此进入又一个关键回合。去年底,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受邀赴日时表示,给他两年时间可以把夏普财务打平,第三年可以开始赚钱。今年1月,鸿海将出资夏普的金额大幅加码到7000亿(日元,下同),郭台铭此后更两度赴夏普总部谈判。最终,鸿海的收购计划在昨日的夏普董事会上获得全票支持。

有魄力郭台铭击败日本多方压力

  当然,鸿夏恋的幕后还不止这么简单。很大一部分阻力,来自日本产业界乃至官方。

  在日本学界待了8年的戴肇洋,对此并不感到奇怪。他说,日本的民族性格,既爱面子,危机感也重,对于将夏普这样一个日本高科技的代表性品牌卖给外资,并不容易接受。

  在夏普25日的关键董事会召开前,日本最重要的工商团体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榊原定征就公开表示,能把夏普的技术留下来,是日本国力与经济力的关键。此举被视为向来团结排外的日本企业界,对鸿夏恋投下反对票。而不少国际媒体,则把鸿夏恋能否成局,视为日本能否对外开放的指标性个案。

  事实上,鸿海此前拿到的只是夏普的优先谈判权,收购的最大对手就来自有半官方色彩的产业革新机构(INCJ)。戴肇洋指出,日本液晶显示器公司(JDI)和夏普是日本液晶产业的两强,而JDI的最大股东正是产业革新机构。后者参与夏普资金援助案,主要原因就是它与其背后的日本经济产业省不希望尖端技术流向海外。产业革新机构愿意向夏普提供3000多亿的援助案,但会切割夏普的事业并要求银行放弃债权支持重建等。只是对于生死存亡之际的夏普,以及压力巨大的日本银行来说,可直接投入巨资的鸿海,无疑是商业上的更好选择。戴肇洋说,郭台铭的魄力,也是促成鸿夏恋的关键。

高回报鸿海可获更多战略利益

  3年来累计亏损7163亿的夏普,目前市值仅为2568亿,到3月底债务可能就会超过资产。鸿海愿意投入远超竞争对手3000亿的高价收购,也被视为风险极大的溢价收购。

  不过戴肇洋认为,账不能这么算。产业革新机构3000亿的出资,包括要求银行3000亿债转股的附加条件,对夏普来说实际等于价值6000亿元的援助。而郭台铭的7000亿,其中有2000亿用于买下银行持股,进一步强化了对夏普的股权控制。

  他指出,以代工闻名全球的鸿海,近年来力求转型。而要省下顶尖技术所需的时间和成本积累,收购绝对是最快方式。郭台铭曾直言,面板是战略物资,也是攸关鸿海转型布局的重要基础。制作面板的核心专利及技术大部分仍掌握在夏普手上,这是鸿海积极入主夏普的关键。

  在收购夏普后,鸿海可能将投资下一代屏幕技术,并成为关键供应商,鸿海、夏普和苹果未来可能形成新的铁三角合作关系,进一步与三星、LG等韩国对手形成抗衡态势,在全球消费电子领域先站上竞争制高点。台当局昨日也兴奋表示,这项收购案对台湾电子产业布局全球有很大帮助。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