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4月5日讯(记者 温仲绮) 校誉风险被视为香港的大学管治急须处理的问题,而近年本地大学的捐款情况,也印证了大学校誉受损会令社会支持却步。例如在爆发违法“占中”及“黑金”丑闻被揭发的年度,香港大学声誉及形象被严重拖累,大大影响社会人士对港大的印象及实际支持。在2014/15年度(7月至翌年6月)港大获得约6.8亿元商界或个人捐款,较2013/14年度逾15亿元,大减约8.3亿元。
根据各院校经教育局提供立法会资料显示,2014/15年度八大总体共获得约18.4亿元的商界或个人捐款,较2013/14年度的约25.4亿元,大减约7亿元。如以院校划分,港大获得社会各界的捐款,一年间减少8.29亿元,减幅高达55%!
港大校方及社会部分人曾试图解释,捐款大跌与“配对基金”完结影响筹款成效有关。但事实上同期其余“七大”捐款数字有升有跌,波幅在数千万元内,其中5所大学增加200万元至6000万元不等,另两所则微跌200万元及1300万元,唯独港大经历“大插水”。该校管治欠妥善,纵容个别教员和学生参与组织激进政治活动,破坏校园及社会安宁,令校誉陷于危机的问题可说是显而易见。
港大学生冲击校委 丑名远播
香港教育政策关注社主席张民炳认为,香港各院校的国际排名、校誉与各大学各持份者的言论及行为互相影响,近年本港大学积极加强学术研究以取得更高排名,希望能提高校誉;但同一时间,部分大学教职员和学生却屡次作出令校誉受损的言行,最终令校誉得不偿失。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港大学生冲击校委会会议会场。
他又表示,认同报告所指大学管理人员关于策略风险管理做法不够,建议大学校内,包括校委会或校董会应更主动就风险管理的底线进行讨论,才可保住日益重要的国际排名及校誉,“例如出咗事要如何处理、惩罚?(管理层)要忍耐到什么程度就要出手(处理)等?”
身兼岭大校董的教联会主席黄均瑜认同大学排名和校誉息息相关,而院校排名高低会影响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他坦言,“有些大学在国际和本地排名较高,例如港大,它较不担心被外界如何批评,但部分院校排名比较低,相对如岭大,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随之较低,校誉受损的程度就较大。”
黄均瑜又认为,各大学的管理层都要对本身院校的风险承受程度有深入认识,并就情况作合适管理;至于中低层管理人员,也应建立对风险管理的意识,惟始终每人对风险的理解不同,“有些人(思想)保守点,对于某些事觉得存有更多风险。”他建议大学校长以至师生可多作讨论,先就风险状况取得共识,才能订出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