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1月26日讯上周末,厦门迎来最冷天气,夜里的环岛路更是寒风彻骨。在这样的日子里,首部两岸合制的原创音乐剧《微台湾原创音乐剧第一人之称的杨忠衡,带着他的两部作品《隔壁亲家》和《少年台湾》来到厦门演出,当时反响十分热烈。杨忠衡和罗艳在深入交流之后,萌生了两岸合制推出音乐剧的想法,这也是闽南大戏院首次尝试推出大型的音乐剧。双方考虑到,微信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个时尚话题,既贴近百姓的生活,同时也有发人深省的意义。
两岸合作的想法不错,题材的选择也很新颖,但导报记者观察到,原本应该是年轻人爱看的剧,但实际观众却有不少是中老年人。杨忠衡告诉导报记者,因为剧中涉及亲情、友情、爱情,所以不只对年轻人有吸引力。但是,也由于是两岸合制,很多事情都是在最后关头才拍板,首演的宣传只能是凭空描述,也希望接下来能够再接再厉,让更多的年轻人走入剧场欣赏这部音乐剧。
据导报记者了解,以往,厦门人并没有看音乐剧的习惯,直到2013年,百老汇音乐剧《猫》在闽南大戏院连演八场且场场爆满,才慢慢培养起了厦门观众对于音乐剧的兴趣。
磨合中改进《微·信》能成为经典吗?
接下来,《微·信》还会在上海、台北等地上演,艺术总监杨忠衡寻思着,这次在厦门首演之后,他看到一些问题,这几天,他一直不停地琢磨要怎样改进和提高。由于《微·信》是两岸合制,两岸的演出思维不同,如何能各自发挥所长,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正是其思考的方向。
杨忠衡说,当初之所以选择跟大陆合制音乐剧,是因为希望能在合作中,看到自己的缺点,才能够进行提高,且两岸交流如果光说不做,只是流于形式,合制一个剧目,不管成功与否,都能让双方演员有实质的交流沟通。
从《微·信》的合作过程中,杨忠衡发现,大陆演员比较严谨,十分注重细节;而台湾演员比较随性,常常会有即兴表演,这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磨合中才能彼此适合和彼此学习。
此次《微·信》的导演、编剧、编舞、作曲主要来自台湾,但有2位主演和6位群戏舞者来自大陆,其中女主角是厦门人。闽南大戏院艺术教育中心副总监吴珊雅告诉导报记者,在承接音乐剧方面,厦门的软硬件设备都没有问题。硬件上,闽南大戏院足够承接国际一流的演出,在人才储备上,厦门也有优秀的音乐剧演员。
杨忠衡的《隔壁亲家》是台湾演出次数最多的一部音乐剧,而此次《微·信》能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吗?大家都在关注中。
导报记者杨思萍/文图片由闽南大戏院提供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