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部长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
二十国集团(G20)分论坛上的讲话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
欢迎各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到博鳌。期待大家围绕“转型中的G20:全球愿景、中国方案”这一主题,为杭州峰会贡献智慧,提供助力。杭州峰会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最受国际社会重视和期待的国际经济金融治理平台。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信心有所动摇。危机至今已有8年,但世界经济仍然没有完全重回正轨。老的问题未解决,新的挑战在涌现,增长、贸易、投资、地缘政治等各类问题相互交织。大家都在思考出路何在?
二是增长动能不足。单纯依靠财政货币政策的老路子走不通,新的增长点还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处于动力转换、青黄不接的过渡期。
三是难以形成合力。主要经济体政策分化,有的经济体倾向于选择“安全”的短期政策,不愿尝试结构性改革等中长期政策。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区域自贸安排缺乏协调,我们需要回答如何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
面对这样的形势,国际社会都期待杭州峰会能够给出答案。作为主席国,中方高度重视峰会筹备工作。习近平主席已经向世界清楚阐明了中方办会的宏观思路。中国政府各部门和浙江省杭州市都已动员起来,各项工作正在快速推进。总的来说,我们将从以下方面来推动峰会成果:
一是把握方向。在当前关键时刻,G20有责任站出来,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既治标以求眼下稳增长,又治本以谋长远添动力。事实证明,单靠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不是长久之计。要实现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增长,必须倡导创新,走创新驱动之路;必须深化改革,把结构性改革落实到位;必须扩大开放,在开放中谋求发展共赢。这是解开中长期增长潜力这把世界之锁的钥匙,也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是挖掘动力。我们将积极探索振兴世界经济的新思路,在增长、贸易、投资、金融等各方面寻求突破,释放潜能。我们将联合G20其他成员制定创新增长新蓝图,通过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元素、新业态,从根子上解决增长动力不足问题。我们将大力促进贸易投资合作,让这两大增长引擎转动得更加强劲。我们将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行动计划,把发展问题放在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让G20先行一步,带动世界各国实现共同发展。
三是面向行动。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我们将努力让杭州峰会成为Do Shop(行动库),而不是Talk Shop(清谈馆)。我们正推动在数字经济、新工业革命、可持续发展、反腐败、可再生能源、能效等诸多领域制定行动计划,把共识转化为举措,争取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也将推动G20成员率先签署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让巴黎大会的成果尽早得到落实。
四是谋求转型。有人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减速,G20开始走下坡路。我对此并不认同。因为G20从本质上反映了国际力量对比的现实变化和发展趋势,具有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先天优势,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同时,G20也需要与时俱进,逐渐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转型,从侧重短期政策向与中长期政策并重转型。杭州峰会有望成为G20转型的新起点。
有人会问,刚才描述的峰会设想能否真正落地?不可否认,当前世界经济条件下,困难肯定是有的,但G20的使命就是要不负各方期待,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办好杭州峰会并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需要所有成员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此,我们要发扬伙伴精神,保持团结合作,加强政策协调,采取集体行动。我们要拿出决心勇气,勇于探索创新,敢于走出新路。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广纳良言,集众智、聚合力。我们要展现战略视野,努力打造富有全局和长远意义的峰会成果。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支持和帮助下,杭州峰会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我们一定能够为G20合作书写新的传奇,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谢谢大家。
王毅部长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 “东盟共同体:一体化的新起点”分论坛上的讲话
(2015年3月28日,海南博鳌)
尊敬的巴达维先生,
尊敬的各位嘉宾,
朋友们,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分论坛,也很高兴见到这么多东盟的老朋友和好朋友。
刚才,巴达维先生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这不禁让我想起,1991年,正是时任马来西亚外长的巴达维先生邀请中国外长钱其琛首次出席中国—东盟外长对话会,开启了双方关系的进程。6年之后,中国与东盟举行首次领导人会晤,翻开了中国—东盟关系的历史新篇章。
中国有句古话:吃水不忘掘井人。中国—东盟关系今天能根深叶茂、生机勃勃,归功于前辈们的远见卓识和辛勤耕耘。我提议,大家一起向包括巴达维先生在内的各位前辈,向所有为中国—东盟关系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各界朋友致敬!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底,东盟将建成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个共同体,这将是亚洲历史上首次建成次区域共同体,在亚洲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对此感到由衷高兴,表示热烈祝贺。
回顾东盟走过的48年风雨历程,东盟各国人民以坚定的意志、艰辛的努力赢得了尊严,营造了和谐,实现了发展。东盟日益成为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48年来,东盟奉行独立自主、中立和不结盟外交政策,致力于加强内部团结,化解地区纷争,使东南亚从动荡走向稳定,从对抗走向合作,从贫穷走向繁荣。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东盟大力协助下,柬埔寨问题得到和平解决,东南亚从此走出战争阴霾。在此过程中,中国也发挥了积极和建设性作用。今天,柬埔寨合作与和平研究院主席诺罗敦·西里武亲王也在座,我想这段历史您一定记忆犹新。
48年来,东盟积极推进地区经济合作,率先建立了东盟自贸区,大力推进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目前东盟经济总量已达2.5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七。东盟与中、日、韩、澳、印等对话伙伴国纷纷签署自贸协定,倡议并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为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48年来,东盟在自身发展和对外交往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相处之道—“东盟方式”,强调各国应平等相待、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其核心理念就是和而不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这一理念已体现在东盟制定的《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之中,成为东盟国家以及东盟对话伙伴国都认同的行为准则,为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地区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
作为东盟一如既往的好朋友和好伙伴,中国将继续支持东盟的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我们认为,这一进程有利于亚洲经济的一体化,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我们也愿探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对话合作,以实际行动协助东盟缩小内部差距,实现东盟的整体发展。
中方衷心祝愿,同时也完全相信,在东盟各国的团结努力下,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对话伙伴鼎力支持下,东盟共同体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新的进展。东盟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各位朋友,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东南亚一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枢纽,中国人民和东南亚人民借助季风,往来于南海之上,开展海上贸易和友好往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中国和东盟互为天然的合作伙伴。中国是东盟陆海相连的最大邻国,我们同缅甸、老挝、越南陆地边界线达4000余公里,并与其他东盟国家隔海相望。邻居好、无价宝。作为近邻,我们没有理由不和睦相处,也没有理由不携手合作,共谋发展。
回顾中国—东盟关系24年来走过的路,我们的合作经历了几次跨越式发展。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启对话,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1997年双方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3年升级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
24年来,我们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在东盟所有对话伙伴中,中国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愿早日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中国与东盟国家还制定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包括南海在内的本地区和平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们积极促进共同发展。在东盟所有对话伙伴中,中国第一个同东盟建立了自贸区,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贸区。去年双方贸易额超过4800亿美元,累计相互投资高达1200亿美元。中国连续五年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四年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我们大力加强互联互通。现在,中国与东盟国家每周有千余架次往来航班,每年有1800万人次的人员往来,互派留学生超过18万人。中国同印尼共同建设的泗水—马都拉跨海大桥,中国同马来西亚共同建设的槟城二桥,已成为中国支持东盟互联互通建设的标志性项目。
我们还共同经历了各种挑战和考验。患难见真情。这些年来,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非典,还是印度洋海啸、汶川地震,困难面前,我们总是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我们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
朋友们,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时提议中国与东盟打造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此后,李克强总理出席在文莱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双方“2+7合作框架”。也就是说,中国—东盟关系的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辟。我们将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永远做东盟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一是筑牢政治安全互信的基础,让中国—东盟关系走得更稳更远。为此,我们希望积极推进“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商签进程,为双方关系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我们今年要办好首次在华举行的中国—东盟防长非正式会议,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加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合作,为本地区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我们愿本着中国和大多数东盟国家都认同的“双轨思路”,坚持以和平方式,妥善处理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争议,共同维护好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二是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让中国—东盟关系走得更实更美。我们要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争取年底前达成协议。要不断提升双方经贸合作便利化水平,继续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努力实现双边贸易额今年5000亿美元、2020年1万亿美元的目标。
我们愿同东盟各国一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中国东盟双方共同发展繁荣的新前景。为此,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各种产业的互联互通,共同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今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助力地区经济联通。中泰签署了高铁合作协议,中老铁路正加紧推进,中方也愿积极参与新马高铁竞标。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盟国家是中国优质富余产能走出去的首选之地,我们将同东盟国家探讨建立更多产业园区,积极协助当地产业升级,将发展潜能转化为发展优势,进而转化为发展成果。
2015年是“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此时此刻,在这座大厦的另一个会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启动仪式正在举行。我们要积极拓展海上合作,使之成为中国—东盟关系的新亮点、新动力,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撑。
三是着力推进人文交流,让中国-东盟关系走得更近更亲。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相通,民风相近。我们要继续加强在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卫生等领域的合作,大力推进青年、媒体、智库和地方交流,发挥好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些平台的作用,我们将支持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建设,共同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和人文基础。
朋友们,
东盟共同体的建成标志着地区一体化建设进入新阶段,这也为中国-东盟打造和建设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的机遇。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合作,开拓进取,不断深化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不断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不断开辟东亚乃至亚洲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文稿整理 特约记者 阿丹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