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哈尔滨4月15日电 题:给哈尔滨外派华文教师的亲笔信
新时社网记者王琳
一年前,华文教师李春秀从哈尔滨飞赴菲律宾任教,行李中有一半是为学生们准备的中国特色礼物。如今,李春秀完成教学任务回国,行李中多了一封女孩的亲笔信,这是他将在不久后再回菲律宾的牵挂。
近20年间,哈尔滨积极配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华文教育项目,约100人次的华文教师先后前往世界各地执教。作为华人聚居地,东南亚地区是哈尔滨外派教师前往最多的目的地。
4月上旬,由哈尔滨派往菲律宾华校的4位教师回国,哈尔滨市第26中学的李春秀老师接受了新时社网记者采访。“我们带着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而去,想要寻找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
在茉莉花盛开的狭长街道上,菲律宾华校的孩子们踮脚张望,迎来中国北疆城市哈尔滨的4位老师。纵跨约30个纬度的气候差异,令李春秀病了3个月,却因为在第一堂课看到了“求知的眼睛”而坚守。
中国,是李春秀教会学生们写的第一个词汇。在这所国际学校中,除了20%的华裔外,还汇集着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众多国家的学生。自那天,他们开始向李老师学习方方正正中国字,了解堂堂正正中国人。
最先吸引中菲混血女孩李佳丽的是一组中英双语幻灯片,哈尔滨冰天雪地的美景让她心驰神往,自此几乎无汉语基础的她认真听每一堂课,“我生活在热带国家,从没有看到过雪花和冰灯。李老师说,学会汉语就可以去哈尔滨自助旅游。”
中文书写、英文标注的教案,亲手制作的彩色教具和具有北国风情的幻灯片,令学生们感到了汉语的魅力。在李春秀执教的一个8年级班,4次阶段考试平均分从75分、80分、84分最后达到90分,所有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启程回国前,李春秀、张和两位男教师主厨,邀请王莹、范秀华两位女教师做客,在简陋的教师寝室吃一顿“庆功宴”。李春秀为他们读了一封由自己学生写的书信,四个人良久沉默。
在哈尔滨市外事侨务办公室的华文教育项目卷宗中,还有一位“外派教师促进友城缔结”的故事。时值中国哈尔滨市与菲律宾卡加延德奥罗市缔结友城9周年,现任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马凯仍在关注华文教育。
“我在2003年赴菲律宾担任汉语教学督导,与当地教育届、侨界人士建立了深厚友谊。”马凯说,“回国后一直往来不断,并促成了哈尔滨市与卡加延德奥罗市由民间到官方的密切往来。直至2007年两地缔结友好城市,我深感汉语的魅力不止在于中华文化,还在于中国与世界的对话。”
2016年5月,哈尔滨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将邀请新老外派教师座谈,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经验与故事。届时,还将欢送2016年的外派教师团队,刚刚与妻子团聚不久的李春秀和其他若干教师仍将延聘。
“老师,希望您能留下,不要离开菲律宾。我们愿意和您一起学习汉语,去看哈尔滨的冬天。”在李春秀回国前,收到了学生李佳丽用汉语写的亲笔信,这是她代表全体同学和家长的心声。(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