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一些传统侨乡,生活着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长年见不到自己远在海外的父母,就像一只离群的小雁,孤独而焦虑。虽然他们大部分都被寄养在祖辈家中,但由于与自己的父母长时间缺乏沟通和接触,这些留守侨童的成长之路充满隐忧。
在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来自侨乡浙江青田县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陈乃科在北京呼吁,希望在重点侨乡建立侨校,为这些留守侨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源。
浙江省青田县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共有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32.9万人。侨属侨眷中0-14岁的儿童约2.3万人,并以每年近千名的速度增长。侨童留守家乡多半是因为家庭环境、教育需求导致,出国务工或经商的父母暂时还没有能力或条件将他们带出国。这些留守的侨童相比其他孩子在物质上较为富足,而心灵上却缺失了太多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
大部分出国父母因工作繁忙较少与孩子沟通,而少数的交流内容也多集中在学习成绩和生活上,对于孩子的心灵成长和情感发展却经常忽视。再加上祖辈代养人的教育观念陈旧,方法简单,导致这些正处于心灵成长重要时期的孩子极易出现郁郁寡欢、脾气古怪、性格扭曲的心理状况。他们有的孤僻内向,有的浮躁叛逆,有的充满怨恨,在与人相处中经常表现出自卑和敏感,甚至会产生无端的敌对和冲突。
陈乃科调研发现,有很多留守侨童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引导和教育,空虚无助,只能在花钱、玩乐等方面寻求刺激,甚至走上吸毒、犯罪的道路。这些都严重影响和阻碍了侨童们的成长和进步。
而在学业上,“由于很多华侨家庭过早地将孩子的前途明确定位于出国,致使这些留守侨童在中国国内时缺乏学习目标和压力,甚至有的厌学、辍学。”陈乃科表示。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局面:一边是在海外努力打拼,一心想要为孩子创造更好条件的父母,一边是内心焦虑,成绩落后,甚至走上歧途的留守侨童,孩子真正所需的并不是父母努力创造的,这样的矛盾场景在很多侨乡正不断上演。
针对这一情况,陈乃科在人民代表大会浙江省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建议,在华侨集中的侨乡引进侨资或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私立学校,或与公立学校联合办学,开办国际班,并根据学生来源组成各类语言班级,使学生能够在“出去后”尽快克服语言障碍、实现与海外教育的无缝对接。让华侨的子女们能在中国国内接受系统良好的教育,培育出健康优秀、爱国爱乡的华侨下一代。
据了解,像陈乃科一样为侨乡留守儿童奔走付出的热心人士还有很多,被授予“中国侨界十大杰出人物”、来自浙江省温州市七都岛的周祥薇就是其中一位。她所建立的“留守儿童快乐之家”让七都岛的广大侨童们找到了家的温暖、生活的乐趣和学习的信心。当地的侨童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周奶奶”。
当然,关爱留守侨童不仅仅需要这些热心人士,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只有我们更好地帮助侨乡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解决问题,身在海外的广大华侨华人才能更无后顾之忧地拼搏,更深切地热爱祖(籍)国。(谷漩)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