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台湾 >> 麻辣台媒 >> 废止孙中山遗像是转型正义吗?

台媒:“受难者取向”的报道模式合理吗?

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载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教授胡幼伟的文章,反思面对灾难新闻媒体该如何处理。胡幼伟指出,受难者取向的模式真的是最合理的报道模式吗?所谓的灾难新闻,绝不是仅有罹难者悲惨故事的报道。对灾难形成原因的挖掘、灾民安置措施的关切,以及避灾避险方法的指引,才是媒体最该着重的面向。

评论摘编如下:

  台湾多天灾,灾难新闻的处理也已建构出受难者取向的框架模式。每逢重大灾难发生,对于受难者背景巨细靡遗的报道,以及对其家属死缠烂打式的追访与悲痛欲绝画面的捕捉,成为贩卖给媒体消费者的残忍商品。

  这样的新闻,就是台南维冠金龙大楼震灾的主要讯息类型,也占据了此一悲剧所有相关报道中的最大比例。媒体工作者丝毫不觉得这样的报道模式有何不妥,因为自921大地震以来,那已经是非常定型化的报道取向;阅听人虽然可能觉得这一大串的悲惨故事,在质和量上都有点让人难以承受,但也还是默默接受了此一灾难新闻处理方式。

  然而,这真的是灾难新闻最合理的报道模式吗?

  是的,这些遇难者都是我们的同胞。同胞遭灾,大家都能感同身受,也无比关怀。但是,如果罹难者天上有知,他们愿意媒体公布他们的个资和私人生活照片吗?被压在砖瓦下的待援者,愿意媒体拍摄他们痛苦扭曲的表情与身形吗?罹难者家属能不能有不被媒体打扰的空间,不要在万分悲痛焦虑时,还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

  这些问题,媒体工作者可能都不在意。因为,这已经是台湾媒体普遍采用的定型化灾难新闻处理模式。

  但这不是普世皆然的灾难新闻报道方式。

  至少,美国在2005年发生卡崔娜飓风,以及日本在2011年发生311大地震时,两国的主流媒体都没有用极尽煽情的方式报道灾情。首先,罹难者的隐私一定会受到尊重与保护,甚至连其姓名都隐晦不报;家属的悲痛,顶多只是象征性地点到为止,不会对其穷追猛问。地方及当局对灾后余生者的安置与照顾是否妥当,才是报道的一大焦点。毕竟,往生者已逝,需要安息。劫后余生者如何度过后续的苦难日子,才是需要媒体帮助之处。但想想台南震灾的死里逃生者,他们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当局有没有完整的安置计划?我们的媒体似乎未展现急切的关注。随着被压在断垣残瓦下的最后一具遗体被寻获,媒体对这场灾难的报道,似乎也就告一段落了。

  然而,不要忘了。维冠金龙的遭难,是天灾,也可能是人祸。建商是不是有偷工减料,住户是不是曾变更建物安全结构,地方政府对建物安全的监督是否完备,都是值得媒体深入了解报道的主题。

  所以,所谓的灾难新闻,绝不是仅有罹难者悲惨故事的报道。对灾难形成原因的挖掘、灾民安置措施的关切,以及避灾避险方法的指引,才是媒体最该着重的面向。否则,极尽煽情的灾难新闻,反倒成了另一种的社会灾难。(胡幼伟 作者系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教授)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