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华人视觉 >> 新生代“中国特性”趋弱 华人身份认同淡化需破解

新生代“中国特性”趋弱 华人身份认同淡化需破解

  日前,纽约自由撰稿人克莉丝汀·余在《华盛顿邮报》网站撰文,讲述祖孙三代在海外过中国年的感受。农历春节对全球华人来说意义特殊,然而她的孩子们对于领红包、放烟火、看舞龙的中国传统没有多少兴趣。作为华二代,余女士也因此开始纠结自己的“身份”,并且对如何引导孩子认知中国传统产生了困惑。

  认同在渐行渐远

  据悉,克莉丝汀·余的父母年轻时移民美国,定居康涅狄格。作为移民第二代,她儿时在家里和学校分别过着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在家说中文、吃中餐、过中国传统节日,在校穿苏格兰花格裙、编法式发辫、打曲棍球。克莉丝汀·余在文中写到,她的控制很完美,让“两个世界”不干涉,但内心却倾向融入西方文化主流。到移民第三代,她的孩子贾斯珀、埃弗雷特离中华文化更遥远,西化的家庭生活稀释掉本已不够多的中国印记,孩子们乐于分享关于情人节的知识,却对农历春节的传统知之甚少,而对于上“中国的课程”,他们的热情一般。

  诸如此类的情况并不鲜见。据英国当地媒体报道,英国华二代大多不谙中文,举止谈吐、思维方式与英国人无异。而在意大利媒体看来,身份认同是年轻的华二代身上最值得关心的话题。“我是中国人还是意大利人?”基于不同的个人经历,回答也不尽相同。

  “海外新生代华人对祖籍国身份认同意识在渐行渐远,我们要承认这个事实,也要尝试着去理解这种客观存在的转变。”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奕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华二、三代因在海外生存发展,“中国特性”淡化是必然的过程。

  家庭、社会共作用

  新生代华人祖籍国认同意识淡化究其原因,是家庭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两个力量推动的结果。

  陈奕平认为,直观来讲西方文化从家庭教育方式、价值观取向和当地风俗习惯等方面影响着华人后代,不同年龄段的华人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一般在海外接受中学阶段教育的孩子受影响更大。

  据悉,意大利华二代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大多倾向于采用偏西方化的纯意式教育,这虽有助于促进华三代迅速融入主流,却也带来中式传统教育精华的缺失。华人家长既希望子女完全融入当地,又想让孩子保留中国传统文化。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的心理。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段颖受访时说,“中华传统文化对新生代华人的吸引力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在逐步减弱。华人移民海外后,基于他们在居住国的生活经验,他们的认同与归属会产生许多复杂、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并不一定和中国相关,新生代选择传承或放弃华人认同,都是个体依据其在当地的社会化经历做出的选择。”

  润物还需细无声

  华人新生代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引导他们对祖籍国的认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与促进至关重要。

  段颖认为,“新生代华人在生存发展中既融入当地,又传承、发扬华人传统文化,更像是一种理想状态或美好愿景,回归现实,还是要结合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移民政策、族群关系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加以考量。”居住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有利于新生代华人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接触中国传统,继承“中国特性”。

  关于具体引导方式,段颖进一步指出,就新生代华人移民群体而言,创造机会让他们切身感受中华文化,鼓励他们更多地参与传统华社活动,提供更多的途径让他们多方位了解变化中的中国以及中国与世界之关系,最终使华人文化成为其成长乃至生活的一部分,将对其传承华人特性有所裨益。

  作为父母、祖籍国,能够做的还很多。父母应在家庭教育中更多地介绍仁义礼智信等中国传统文化,说中文、吃中餐、行中式礼仪;中国地方政府部门、海外侨团多开展诸如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等活动,为新生代华人搭建深入继承传统文化的桥梁。

  “引导新生代华人认同祖籍国身份,继承传统文化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操之过急,不能采取强行的、硬性的手段,要润物细无声地去影响。”陈奕平说。(孙少锋 邵琳琳)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