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华人视觉 >> 美总统候选人为选举“拜票” 华人选票越来越“重”

海外科学家屡获殊荣绽“华”彩 领域多元百花齐放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日前,美国化学会旗下机构统计了自2005年以来所有化学类期刊文章的引用情况,其中引用率排名最靠前的两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美国柏克莱加大华裔教授杨培东、洛杉矶加大华裔教授杨阳,二人均出自华人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

  近年来,海外华人科研工作者屡获殊荣。他们在科研的“田垄地亩”间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成果频出,激励同侪。

  领域多元百花齐放

  海外华人科研工作领域“不拘一格”,各个方向不断取得新进展。

  杨培东团队所发论文,被引用次数最高。他们描述一种全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利用该核心技术,研究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环保燃料。目前该技术已移转给位于洛杉矶的朔荣光电公司,用以实现有机太阳光电商业化,获得各界广泛关注。

  杨阳教授论文被引用数达3698次,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新材料发电设备。他表示目前已经研发出透光度可当作玻璃窗的发电设备,未来手机可以自行充电,绿色发电前景广阔。

  此外,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胡之润课题组近日在《科学报告》上发表了关于石墨烯在无线通信领域应用的“突破性”成果,为智能的、无电源的健康监测、手机等联网设备与衣物融合以及“智能皮肤”等应用方面开辟了新的道路,该课题组核心成员是华人科学家以及部分中国留学生。

  哈佛大学华裔教授尹希,是被国际物理学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学家之一。孟菲斯大学华人干荣珠一家走出11位博士,她本人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专家,在器官生物力学方面小有成就。

  内外兼备玉汝于成

  中华总商会会长庄佩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我接触过的华人学者,他们不沽名钓誉,不自溢自满,本身具有非常优秀的科研素质。”

  要知道科研成果的取得,是个人求索与环境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事在人为,个人因素是关键。

  兴趣引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尹希表示,对于学习或者科研来说,兴趣是关键。只有真正对学科产生了兴趣,才能专注地去学习,尊重个人意愿来学习才是“成功的事情”。

  坚定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华人科学家干荣珠在40岁的年纪,毅然踏上出国求学路。因不会英语,起初只能靠他人翻译来学习,后来凭借不屈不挠的毅力,攻克语言关,顺利拿到学位。干荣珠说,“我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一种信念,是执著。”

  “厚积”方能“薄发”。数据显示,海外华人科学家在正式进入科研阶段前,均在国内或国外接受过系统的基础教育。

  其次,积极的外部环境也不可或缺。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李斧博士受访时说:“海外科研环境、条件、手段总体来说比国内先进,业务以外的干扰少,一般不需要行政兼职;科研工作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也比较少。”

  资助体系兼容并包。据悉,海外科研基金支持学者基于兴趣的研究工作,对科研成果转化时间要求也更加“宽容”,且鼓励年轻研究者大胆开展创新性科研,能促进基础领域研究。

  机会多,平台宽。庄佩源称,海外华人科研工作者往往能获得更多“发挥的机会”,更多地尝试利用青年华人科学家的“迅速成长”。

  人才多样,碰撞出新。多种族科学家思想“碰撞”,在海外科研团队中经常发生,不同背景、不同角度、不同逻辑的学者交流过程中自然能产生灵感火花。

  道阻且长理性应对

  李斧称:“海内外华人科学家取得的任何成就,都对海外侨胞产生巨大的鼓舞,他们的成就会直接提高海外华人的地位。”

  需知好的形势下也有“暗礁”潜藏,华人海外科研路并非一帆风顺。

  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市场的不景气,部分海外科研资助逐渐“失活”。如生物科学领域的科研资助开始倾向于支持那些能解决某种具体医学问题的研究,基于兴趣的研究在投资者的考量过程中更加式微。

  另一方面,鉴于地区安全威胁升级与国际地缘政治的复杂性,“恐怖分子”、“种族定性”等不断被强调。海外科学界的“冤假错案”中,海外华人科学家屡次受伤。

  此外,远离祖国、远离亲友的遗憾与孤独也是海外华人科学家需经历的考验。

  反观,国内近年来科研人才水平日益提升,科研环境逐渐规范灵活。部分办学水平较高的大学开始采用终身教授预备制,注重考察科研效率,可以鼓励和支持年轻研究者发挥创造力,孵化顶尖科研成果。科研基金投入大幅增加,科学家们可按兴趣做研究。

  李斧指出:“与中国有关的研究,例如研究长江生态,国内条件肯定更为有利。未来海外华人的科研环境总体来说不至于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国内科研环境的不断改善,应该会吸引更多人选择回国。”(杨宁 邵琳琳)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