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15年已近尾声,但海内外市场对人民币的关注却有增无减。进入12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价便不断下跌,12月11日早盘更是创下近4年新低。对此,有外媒指责中国加入SDR(特别提款权)篮子后便故意让人民币贬值,也有人据此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担忧。专家指出,对于任何一种货币而言,美元都是衡量汇价的重要参考,但并非唯一标准。如果从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走势、中国国际收支结构、中国经济基本面等多种因素全面考察,人民币无疑仍是一种强势货币。
美升息预期影响大
在物理学中,有一个描述热胀冷缩原理的有趣案例。它的大意是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桌子的高度,当尺子受热时,测量出的高度会小于尺子正常时得出的结果。事实上,这种差异并不是因为桌子变矮了,而是尺子受热膨胀后刻度变得更加稀疏的缘故。
如今,人民币也在经历着类似的事情。11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3180人民币兑1美元一路跌至最新的6.4538元人民币兑1美元。那么,是否可以就此认为人民币不行了呢?
桌子的准确高度,可以通过使用多把尺子测量后取平均值的办法来解决;而观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话,参考包含更多币种、合理分配权重的货币篮子显然更为科学。上周五,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简称CFETS)就正式发布了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截至今年11月30日,该指数较2014年底上升2.93%。与此同时,如果参考国际清算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篮子,人民币则分别升值了3.50%和1.56%。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讲师杨珍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兑美元的短期贬值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自身的下行压力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持续发酵。
需要注意的是,当美国开启量化宽松之时便意味着迟早有一天美国会在其经济回暖后结束该政策,具体表现就是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全球资金回流美国。这对人民币、欧元、日元等大多数货币都会造成较大的贬值压力。杨珍增说。
货币强弱综合看
通常,一种货币要成为强势货币需满足诸多条件,包括母国经济体量要足够大、增速要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中长期币值稳定或略微上升等,就这些方面来说,人民币都是完全满足的。杨珍增说,对中国而言,市场化不充分是制约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幸运的是我们正在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措施来释放经济增长的动力。
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司长王允贵稍早前指出,国际上研究汇率波动最重要的基础框架还是国际收支框架,无论做什么样的预测,最后都要看国际收支结构。他介绍,今年全年有超过5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1000多亿美元的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这种稳健的国际收支是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
如果回归中国经济,那么人民币的底气无疑更足。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今年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增长14.9%和7.2%,11大类重大工程包已开工283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3535亿元
人民币长期仍看涨
尽管短期看法不一,但不少国际金融机构还是对人民币的长期走势持乐观态度。花旗集团大中华金融市场主管莫兆鸿表示,人民币流通量增加及基本面将逐步向好,长远看好人民币汇率走势;汇丰则在报告中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将造成企业外币负债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将步入长期贬值,这种信心来自于中国的高储蓄率和经常项目顺差,以及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在分析政府决策时认为,中国政府希望以此扩大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量,而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刺激各国央行、主权财富基金和私人投资者储存更多人民币资产,因此政府方面不会让人民币形成一股新的贬值潮。
在短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可能会比较大,而中国各行各业正在进行的深层次改革无疑将为人民币中长期的走强奠定坚实基础。杨珍增强调,对于国际化货币而言,短期波动即使较大其实也十分正常,普通民众并没必要过于在意这些波动。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