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中国科学家膺《自然》年度人物

一个人的抗战纪念馆 大公报见证腾冲光复

图:一名游客走过中国远征军名录墙

  新时社网12月19日讯记者(钱纪廷、莲子)腾冲,又称极边第一城,与缅甸接壤,是进出东南亚与印度的交通节点。一九四二年五月九日,腾冲沦陷。毗邻滇缅公路的腾冲,曾经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自此,腾冲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河流、每一个人,都浸染着血与火的洗礼,成为中缅抗战的见证。 

  在腾冲,中国第一个民间投资、收藏的抗战博物馆滇西抗战纪念馆,陈列着二万件抗战文物,却仅展出了馆藏的五分之一,还有近八万件藏品在地下仓库。文物的主人段生馗介绍,他用三十多年的时间,花费三百多万元人民币,从中国、日本、缅甸和印度等地,找到并收藏了这些正在风化的战争遗物。

  这些藏品中,有一半属于侵华日军的遗留物,从日本将官的战刀,到日本战马的铁蹄,从活体解剖架到生化武器日本徵集到的将官战刀刀穗已经发黄、日本战马铁蹄还闪着寒光;日军侵华时在腾冲遗留下的生化武器、细菌弹、活体解剖架和工具,各种战刀和钢盔;还有日军慰安所里遗留下的种种物证,均以主题展览的形式陈列出来。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七十八周年,虽然抗战已经远去,但目睹这些铁证、血证,仍让人心惊、胆寒、悲愤。段生馗称这些物件为物化的历史,它们见证了中缅印抗战史。

  藏品的另一半,来自抗战国军、中国远征军、美国盟军和英国盟军。从国军的中正剑到滇军的龙云剑,从远征军的枪械,到野人山里死难者的头骨,从美国盟军的威利斯吉普通信侦查车,再到旅缅华侨捐助的水牛牌战斗机,从抗战时期的《新时社报》到《腾越日报》蔚为壮观的藏品,叹为观止。

  童年玩具成首批藏品

  段生馗说,这些藏品是物化的历史。他记得,因为缺乏资金,藏品曾经历过商业阶段,即由企业投资,收售门票。一个边远山区的五年级小学生,暑假间,让他父亲骑着摩托车来到展览馆,父亲掏遍口袋,还是买不起门票,孩子嚎啕大哭,那天我没收他的票,还全场免费讲解。

  学习金融出身的段生馗在银行工作,他耗尽精力和财力,收藏抗日纪念品。段生馗承认,疯狂的收藏是一种枷锁。他说,收藏的根,与村子和家族的抗战历史连在一起。

  段生馗出生于腾冲龙川芒乃村,这个边陲小县,曾被日军占领杀戮过三年之久。他从小听着老人讲述抗日的故事长大,他习惯把侵华日军称为鬼子。

  一九四二年五月七日,腾冲沦陷的三天前,第一枪在我的家乡打响。鬼子进村后,对村子进行了三次扫荡,三分之二的村民被杀,龙川江沦陷。段生馗的大伯,是龙江乡的乡长,组建了龙江抗日游击队。

  就在鬼子第二次清乡的时候,村民们都躲起来了。有一家人,儿子在田里劳动,母亲在家里炖着腊肉。鬼子进村后,看到一家人冒着炊烟躲着的人都听到杀戮的声音。残暴的日军,将母亲的乳房与儿子的生殖器割下,放进彼此的嘴里。

  童年的段生馗一边听故事,一边带领小伙伴们演绎和鬼子打战。虽然是游戏,道具却都是真家伙,小伙伴们从家里拿来了枪、钢盔、望远镜童年的玩具,成了段生馗人生中的第一批藏品。

  寻找流落缅甸抗日文物

  段生馗计算过,要达到十万件的收藏规模,需要每天平均收两件东西。段生馗的抗战藏品,有七成来自缅甸。一九九六年,他首次去往缅甸寻觅抗战遗物,他找到了史迪威公路上的抗战时期推土机,缅甸克钦的MA3型坦克。很多物件正在原始森林里,被自然风化。

  每次收藏,从抗战老兵到藏品主人,段生馗均在记录口述历史。二〇〇九年,他深入中缅交界的野人山,在野人部落的鬼房里,找到了两个被制作成水瓢的头盖骨。通过翻译巫师的话,他得知,这两个头盖骨是汉人女兵的,她们被当地野人吃掉之后,供奉在鬼房里,当地女人难产之时,才会被请出来,当作有神力的药碗。段生馗当场泪如泉涌,汉人女兵就是中国远征军女兵,从野人山撤退回国内途中,遇到有食人习俗的当地野人,遭遇不测。段生馗带回了她们,陈列于滇西抗战纪念馆。

  段生馗在缅甸找到数量最多的抗战遗物,是中国远征军帽徽。在缅甸,中国远征军曾经和日军发生过同古大战、仁安羌大战、密支那反攻等血战。战争结束后,密支那、腊戌等地,都曾修建烈士公墓,但后来几乎全被夷为平地。忠骨终随风销蚀,铁质的帽徽,却留了下来。

  如今,滇西抗战纪念馆以其丰富的馆藏成为了内地一间颇有名气的民间博物馆。据纪念馆负责人杨素红介绍,自开馆至去年,参观者已突破一百〇四万人次。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相信前来的游客数量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图书馆办报抗战留佳话

图:三份报纸,记录腾冲抗战

  提起云南腾冲县的和顺乡,许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一个成语:人杰地灵。和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作为滇西高原美名远播、历史文化内蕴十分丰厚的书香名里,这里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和顺图书馆。图书馆于一九二四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图书馆拥有七万多本书与一万多册的古籍与珍本,胡适、熊庆来等名家的题字着作都典藏在此。

  在这里的藏品中,有三份抗战报纸《新时社报》、《腾越日报》、《每日要讯》。 《每日要讯》最初叫《和顺图书馆无线电三日刊》,是抗战时期,腾冲本地办的报纸。以腾冲归侨捐赠的一台无线电收音机为发端,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地收听抗战时的电讯,并记录下来,每日刊印成报纸,免费发放给乡民。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深重,天天都有很多人来询问消息,腾冲和顺图书馆,将收音机移至工作室内,所得新闻,连夜赶印,把三日刊改为日刊,刊印的数量也增到四百多份。《和顺图书馆无线电三日刊》即改为《每日要讯》。一九三七年创刊的《腾越日报》,在一九四二年五月日军侵占腾冲时被迫一度停刊,一九四四年九月,腾冲光复后,又复刊继续出版。

  新时社报见证腾冲光复

  和顺图书馆内馆藏《新时社报》部分由民间收藏家段生馗从腾冲当地的村民家里收藏而来。段生馗介绍,抗战时期,腾冲人比省会的昆明人更早读到《新时社报》。当时的《新时社报》从上海出发,坐轮船,到缅甸仰光,到腊戌,经过马帮的运输,到达腾冲。

  《新时社报》与腾冲的缘分却不仅如此。抗战时期,《新时社报》的多名战地记者曾随中国远征军征战滇西北。一九四四年九月十四日,《新时社报》特派随军记者在前线见证了腾冲城光复,撰写了滇西捷报发回报馆。这篇《我军克复腾冲》刊发于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五日的重庆版《新时社报》第二版,记录了腾冲之役的艰辛,包括入城之后逐屋攻取之过程,歼灭敌军三千馀人,光复来之不易。这之后,《新时社报》战地记者亦陆续撰写滇西抗战文章,极大地鼓舞了滇西人民抗日的决心。

  国殇墓园几经浮沉坎坷

图:腾冲国殇墓园纪念碑

  建于一九四五年七月的国殇墓园位于腾冲这座小城的西南隅,与几年前从和顺古镇搬迁出来的滇西纪念馆毗邻,游人参观完滇西抗战纪念馆,自然要到坐落在旁边的国殇墓园走一走。

  墓园的大门为八字形古式门楼,进入大门后是一条庄严肃穆的甬道,甬道两侧纪念草坪上布有数组人物雕塑。主体建筑忠烈祠坐落在甬道尽头的高台上,台前正中刻蒋中正手书的碧血千秋四个大字。忠烈祠后方是高三十一米的小山坡,坡顶竖起高十米的纪念塔,由腾冲特有火山岩雕砌而成。小山坡上,伫立着三千多座密密匝匝的远征军坟墓,这个数目不到腾冲战役阵亡将士的一半,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然而,墓碑之下并没有真正的遗体,墓冢只是一个空冢。据说在文革时期,红卫兵拿着大锤子将烈士的墓碑一块一块捣毁,甚至把骨灰盒都敲碎。

  国殇墓园本身的历史也让人唏嘘不已。记者翻查资料梳理了国殇墓园所经历的风云岁月:一九四五年七月七日,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倡导修建阵亡将士公墓,墓园落成。一九五〇年起,公祭被取消,国殇墓园从此开始近四十载沉寂。文革开始后,国殇墓园被红卫兵砸烂,接着纪念塔被炸毁,墓园被彻底捣毁。一九七五年,墓园遗址被挪作他用,直到一九八四年,腾冲县才决定重建国殇墓园。一九八八年,国殇墓园重新开放。

  重建的国殇墓园基本恢复了原貌,但许多东西一去不返。墓园内除两石刻尚存外,所有题词及对联,及蒋介石的匾额等均已荡然无存。仅存的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匾额得以保全,据说是当时被一位粮食局职工悄悄拿回家,作了将近二十年的床板,一九八四年墓园重修时他才把匾额扛回归还。

  到了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四日,墓园对外免费开放。如今,这里被评为国家级抗战遗址,前来参观凭悼的人也越来越多。

  原本从黑龙江来昆明旅游的陈先生,撇下了几个朋友,自己花两天来回专程到腾冲国殇墓园凭悼。他表示,早在〇八年看了一部关于远征军的抗战电视剧后,就决定一定要找机会到当地看一看。历史不能轻易遗忘,作为年轻一代,他表示希望尽量多了解中国抗战历史。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