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紫光集团继10月底宣布以194亿新台币买下台湾半导体封测大厂力成25%股权后,12月11日又宣布以568亿新台币购买矽品24.9%股权,以119.7亿新台币购买南茂25%股权。
矽品为台湾第二大半导体封测厂商,仅次于日月光半导体,力成和南茂分别为台湾第三、第四大半导体封装测试厂商。紫光此举立即引爆台湾舆论,有台企负责人称此举如引清兵入关。表面上看,岛内蓝营和绿营对此事分歧严重,政治大腕表态不一广场协议后的金融抽血,以及日本少子化等因素,迎来了失去的二十年。
而中国大陆虽然大多数行业的产业链齐全,但IC设计公司和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大多不成气候,远远无法与国际巨头匹敌。典型例子是以联想为代表的组装厂和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台资代工厂,因而居于产业链下游。而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中国大陆经济资本愈发雄厚,特别是国有经济门类齐全,且体量巨大,早已不再满足埋头于低端产业链,充当血汗工厂,向产业链上游攀登势在必行。
制造业升级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优点是可以充分锻炼一批技术人才,构建自主技术体系,缺点是风险较大,周期较长。另一种是收购相关企业,优点是能够直接获得拥有一定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的企业。但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是很难做到全资收购或控股,很难将技术、人才和研究中心或工厂转移到大陆。二是被收购的企业不少还和大陆现有的企业存在竞争关系,有可能会扼杀自主技术的发展。三是因为是入股而非全资收购,所以不得不与海外资本共享利益……
紫光选择了收购之路,通过收购海外优质半导体企业,补全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短板,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欧美市场日渐乏力,中国大陆市场欣欣向荣的情况下,资本和市场成为中国大陆收购海外企业的最大筹码。
收购矽品、力成、南茂剑指何方
芯片的制造要经过设计、生产、封测三个步骤。虽然封装和测试只占集成电路产值的10%-15%,但却是芯片制造的关键一环——使用后道光刻机将基片、内核、散热片堆叠在一起,形成了大家日常见到的芯片;测试可以鉴别出每一片芯片的关键特性,比如最高频率、功耗、发热量等,并决定芯片的等级。
虽然2014年中国大陆的IC封测产业的销售收入规模为1238.5亿元,同比增长23.8%。但大陆封测企业以外资或合资企业为主,内资企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技术上依旧有一定的差距。紫光一举收购台湾第二、第三、第四大封测企业,意在整合海峡两岸资源,进军集成电路封测领域。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