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人社会热议的问题之一,是小三TSA的存废问题。尽管不少市民对所谓TSA根本不甚了了,但一样加入战团以及表示反对,说明当前本港教育制度为人诟病的地方的确不少,TSA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TSA全名为小学三年级全港性系统评估,是教育当局对全港小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测试与评估,原意是不用准备和操练的;但是,一方面,在现行教育制度下,部分家长已经操练成性,一年级以至幼稚园已经为子女请补习老师加强操练,名为赢在起跑线,对TSA自是不会放过,即使校方讲明TSA分数不算入个人成绩,但只要学校布置了作业,他们就一定会加码操练,以免孩子落后。
另一方面,教育当局讲是讲TSA不是为学校排名次,但事实上,不少校方却曾接到教育部门官员的提醒,指学校在TSA测试中排名落后、需要注意。如此校方为校誉及排名问题,亦准备大量TSA模拟试题,要求学生操练,为校争光。如此校方、家长双管齐下,只苦了小学三年级学生被正常功课加上TSA操练压得喘不过气来。
事实是,TSA对学生的操练压力,在教育圈中并非一个新课题,争议一向都存在,要求废除的声音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在刚过去的区议会选举中,反对派政党发现了这是一个可以吸到家长票的议题,于是将之炒热,又是网上群组、又是请愿游行,就连几乎从不碰教育问题的大旧陈伟业,也在立法会上提出了立即废止TSA的动议,令到问题不断升温,成了反对派向特区政府和教育局局长吴克俭步步进逼的一个政治议题。
因此,眼前事实是,对TSA的压力和存废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作出回应和考虑。
首先,从教育本义而言,TSA确实只是一项评估、测试而不是考试,针对的是课程、体制和教学而不是什么评级,目的在于全面掌握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进度,从根本而言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为什么这样一项很多国家、地区都有采用、本来不带杀伤力的评估测试,在本港却会变成一项痛苦的深渊呢?究其原因,当然并非TSA一人之罪,而是本港整个教育制度使然。
事实是,逢试必操、考试第一、分数至上,已经成了本港教育制度的痼疾和死结,一天这个死结不解开,就算废除了TSA,学生的压力仍不会减轻,昨日在立法会公听会上一本正经诉苦的几位小朋友仍是不会有机会去做运动和打篮球,TSA不操,其他功课和考试、测验能不操、不补吗?
回归之初,主持教育工作的梁锦松和罗范椒芬提出过拆墙松绑、拔尖保底、求学不是求分数等一系列改革构思,目的是希望能做到愉快学习,让孩子在一个没有压力的氛围下主动、自觉学习和成长,可惜,良好的构思没有能够实现,今天,本港的教育制度仍是求学只是求分数,甚至出现不应有的所谓课程改革,中文科不用背诵范文、古文,中国历史不再独立成科,学生中英文水平全面下降。
TSA不是洪水猛兽,但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很难不怪兽化,即使不取消,大幅减少操练绝对有其必要,教育局责无旁贷,不要把责任推给家长和学校。
本文为新时社报社评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