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侨务动态 >> 海外华媒“弄潮”2015:新百年中不迷茫的变革路

海外华媒“弄潮”2015:新百年中不迷茫的变革路

  新时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 郝爽)“我们要客观地认知微媒体及其发展趋势,与其抗拒、徬徨,不如转身投入。”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前夕,加拿大星星文化传媒董事长袁志强如是说道。

  2015年,海外华文媒体迎来了“新百年”。自1815年,世界上第一份近代华文媒体《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诞生,200年来,海外华文媒体始终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起落沉浮相随相伴,成为了所在国多元文化中族裔文化的窗口。

  这一年,世界范围内,异军突起的新型媒体展现出更为迅猛的发展态势,国内外纸媒停刊、破产的消息不断。曾经辉煌的传统海外华文媒体面临更多挑战,嗅到了更为严重的危机。

  8月,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贵阳举行。海外华文媒体齐聚一堂,跨越200年的薪火传承,聚焦新媒体发展,直面改革,共同探索新时期的使命与担当。

  “对于海外华文媒体来说,2015年是不平凡的。它是考验的一年,也是思索的一年。”回首这一年,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社社长胡兰波在岁尾接受新时社记者采访时说,海外华文媒体的坚持完全凭着华媒人的责任心与毅力。“坚持走过2015年的华媒人,有希望看到2016年的光明。”

  胡兰波坦言,世界各地的传统媒体几乎不可能以旧有的方式生存下去,而做好新型媒体又需要更多的内容和传播渠道。“这就要求海外华文媒体要有自己的观点,华媒人要有更高的修养与境界。”

  “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冲击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它对传统媒体的帮助。”胡兰波认为,海外华文媒体不需迷茫,要在变革中更加务实,制作高质量的媒体产品。

  荷兰《华侨新天地》副总编卢雅娟用“寒冬期”来定义2015年的海外华文媒体生存环境。“在2015年,海外华文传统纸媒的行业趋势呈跳崖式下坠,生存空间在不断缩小。新媒体呈井喷式的发展,但是其新市场的盈利点还较不明朗。”

  面对如此局面,卢雅娟冷静思考。她说,“海外华文媒体变革转型需要合理地调度‘守’与‘放’:守,是守住媒体的理念、品质和核心竞争力;放,是放下对时代艰难处境的敌意,以及与读者阅读习惯不兼容的模式等。”

  “200年发展路,海外华文媒体走到今天确实不易。在今年的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来自全球各地的华文媒体对于眼下面临的困境都有不同角度的解读,共识不少,共鸣更多。”美国《侨报》副总编辑杨健康将2015年定义为华媒的融合之年。

  另一方面,杨健康认为,2015年是海外华文媒体的再发现之年,而即将到来的2016年则是海外华文媒体回归激活之年。

  杨健康分析称,“新媒体的兴起给了所有媒体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在这次的洗牌过程中,一些传统华文媒体开始强力转型,却忽略了自身作为传统媒体或专业媒体在内容、资源方面的优势。”

  “在变革中,海外华文媒体更应该清醒地坚守自身优势。”杨健康认为,“华文媒体有在海外的本土优势、资源优势、用户优势。不仅如此,有着传统基础的海外华文媒体要依靠专业主义精神对信息进行梳理、核对、审视,将真正有用有效的信息系统地传递出去。”

  站在2015的岁末展望未来,杨健康说,“变革转型是必须的,有所坚守更为重要。”(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