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华人视觉 >> 英媒:海外华人父母 拿什么弥补跨国留守儿童

英媒:海外华人父母 拿什么弥补跨国留守儿童

英媒:海外华人父母拿什么弥补跨国留守儿童 图自英国《华闻周刊》

  新时社网11月13日电 英国《华闻周刊》日前刊载《海外华人父母,拿什么弥补跨国留守儿童》一文,该文作者给海外的华人家长提出了诸多建议,如在孩子出生的前两三年,不要有太长时间的分离;不得不与孩子分开时,建议家长尽量保持在听觉和视觉上与孩子的交流等。

  文章摘编如下:

  一次在北京和朋友吃饭,她刚从英国放假回来,感叹说终于快要博士毕业可以回国了。读博的第一年,女儿出生,因为自己和丈夫在英国的学业和工作实在太忙,她一狠心把女儿送回了国。

  在英国读书的近三年时间,孩子主要都是和外公外婆生活一起,她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女儿,“再不回来,女儿都快不认识我了!”朋友自嘲。我听着心酸,没回应,夹了一口菜就着沉默吃了下去。

  做父母的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工作中我也碰到过类似的案例,父母总是埋怨孩子和自己不亲,感觉和孩子有距离感,提起孩子时也经常带有一丝内疚感,总觉得想要补偿他们。细问下去会发现,他们都是在孩子刚出生的那几年里给予了极少的陪伴时间,与孩子不在一个城市,甚至不在一个国家生活, “那短短几年的时间好像后来怎么都弥补不回来了。”一位母亲这么对我说。

  每次面对这样的父母,我总是不忍心指责他们,他们显然知道早期的陪伴对于亲子关系和儿童心智成长有多重要,可或许总是存着侥幸心理,觉得之后有的是时间弥补,于是错过了和孩子最好的互动和建立关系的时间。

  这些孩子有点像国外版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国外工作,把孩子留在国内和其他亲戚一起生活。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因为工作和学业的关系,这样的分离也很难避免,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让分离所造成的遗憾和焦虑降到最低,尽量减少亲子问题,保持良好健康的亲子关系。

  孩子出生的前两三年,母亲的陪伴和照顾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非常重要,强烈建议家长在这开始的几年里不要有太长时间的分离。

  孩子会通过和母亲的互动,包括哺乳、简单对话、触觉听觉视觉等方式与母亲建立一种安全并扎实的依恋关系,为孩子之后的认知、情绪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打下非常重要的基础。

  如果不得不与孩子分开,建议家长尽量保持甚至加强简单对话,在听觉和视觉上与孩子的交流。简单的语言对话和视觉表情上的互动可以通过每天按时视频来达成,让孩子每天都可以看到父母,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体贴。

  在听觉方面,可以定期语音读一些适合孩子听的睡前小故事,把它们录下来,传给孩子听,让孩子熟悉并且依赖父母的声音,用这样的方式保持陪伴。

  父母工作在外,孩子经常和家里的老人一起生活,老人(尤其是外婆)会暂时替代母亲的包容角色(Containing figure),陪伴孩子让其有一种安全感。但老人的教育方式毕竟不同,一些旧观念会让他们过分溺爱孩子,因此无法避免地会与孩子父母产生分歧。

  建议父母和老人及时沟通,并且制定好计划,尤其是饮食、购买玩具以及一些行为准则方面,一定要和老人约定好,甚至可以书面写下来,时刻提醒他们不可以过分放纵孙子孙女。

  另外,孩子在3-6岁期间,父母可以利用好幼儿园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角色,它让孩子有机会和他人接触,老人的关注和过分呵护也可以逐渐减轻。

  建议家长及时和幼儿园老师或者校长沟通,让他们了解家庭的现状,做到及时和家长汇报近况以及及时解决和面对问题。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